英语驿站

汕头英语口语学习解析 十九世纪中后期英文工具书和教材简介

汕头英语口语学习解析 十九世纪中后期英文工具书和教材简介

一、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英文版汕头话工具书和教材简介

十九世纪的中叶至后期,到粤东传播基督福音的一批又一批传教士们为了掌握与教民直接交流的语言工具,努力学习粤东地区的主要方言——粤东闽语,也即潮汕方言。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一边学单词,一边做卡片,一边编词典;自己学会以后还编撰口语教材,以供后来者学习。这样的工具书和教材有不少,这十多年来,我们发现了好几种,下面分别介绍之:

1.A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Tie-chiu Dialect (英汉潮州方言词汇) ,1847年曼谷首版,1883年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印行第二版,Josiah Goddard 改编。据李竹青、李如龙报道,这个第二版现藏哈佛大学图书馆,全书248页,正文174页,其余为索引。Josiah Goddard 汉名高德,曾翻译《圣经》在中国出版,是著名的传教士。

2. Primary Lessons in Swatow Grammar [ Colloquial] (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by Wm.Ashmore ,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84年出版于汕头。本书为32k本,155页,共36课。课文正文之前有“简介”(Introduction)和“语法”(Grammar),之后有“潮州方言音节表”(List of Syllables Representing the Sounds Used in Pronouncing the Tiechiu Dialect)。编者是Rev. William Ashmore D.D(威廉•耶士摩牧师)。威廉•耶士摩,美国浸信会牧师,曾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汕头一带传教。胡卫清博士《近代潮汕地区基督教传播初探》一文中援引教会文献称:“1858年,美国浸信会教士耶士摩(William Ashmore)从暹罗转香港,复从香港到汕头。”这本《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就是他在汕头一带传教的产物。

3.First Lesson in the Swatow Dialect (汕头方言初阶), by A.M.Fielde and Festina Lente,Printed by the Swatow Printing Office Company (汕头印务公司印行),1878年。书前的本书使用指导写于汕头,1877年。全书427页,200课,正文409页,其余为索引。

4.Pronouncing and Defining Dictionary of the Swatow Dialect , Arranged According to Syllables and Tones (汕头方言字典,注音、释义,按音节和声调排列) ,by A.M. Fielde (the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 at Swatow),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83。全书631页字典正文617页,书前14页为字典使用说明。全书收录汉字5442个(据该字典前言),罗马拼音注音,英文释义。前言中感谢的人有Wm Ashmore,说明作者A.M. Fielde跟《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的作者Wm Ashmore是汕头美国浸信会的同事。关于A.M. Fielde,汕头的相关文献称其为“斐姑娘”,记载资料颇为丰富。

5.English-Chinese Vocabul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Swatow (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汇),Swatow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83出版。全书306页,正文302页,其余是前言和说明。英文单词作为词条,加注汕头话读音,再用英文释义。按英文词典方式,从A-Z排列。书前说明是根据30年前香港Basel Mission(巴色会)的 R.Lechler先生的手抄本Vocabulary(前言中称R.Lechler先生为“原作者”Original Author)编写的,而R.Lechler先生的手抄本Vocabulary,又是在Dr. Samuel. Wells Williams的Vocabulary的基础上修订的。由此可见这本词汇集已经收录修订了30多年。前言中提到的这几位都是大名鼎鼎的传教士。 R.Lechler汉名黎力基,1846年进入中国传教,1848年进入潮州,1852年离开粤东,是在粤东传教的先驱之一。William Duffus汉名卓为廉,1869年进入汕头传教。而Samuel. Wells Williams 汉名卫三畏(1812-1884),编著有《简易汉语教程》、《汉语拼音字典》和《英华韵府历阶》等汉语教材,是著名的传道士,也是早期的外国人汉语教学专家。

6.Handbook of the Swatow Dialect with A Vocabulary (汕头方言词汇手册),1877年在上海印行,没有编著者姓名,但有署名H.A.GILES的《致读者》前言。全书57页,前30页为口语教材,英文与汕头话口语对照,后27页是词汇表。

二、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英文版汕头话工具书与《潮声十五音》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这批英文版汕头话工具书的编著者通常都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在英美都接触过英文词典。所以他们的字典通常都用拉丁文注音,英文释义(或直接对照),拉丁字母排序。Pronouncing and Defining Dictionary of the Swatow Dialect , Arranged According to Syllables and Tones (汕头方言字典)虽然有汉字字头,但还是按韵母的第一个字母,从A-Z排列,同一韵母之内再按照汕头话声母和声调排列。这是比较规范的同音字典,开了英汉对照方言字典的先河。据李新魁先生研究,本地人编撰的粤东闽语方言工具书,最早的是张世珍的《字学津梁:潮声十五音》,1913年由汕头图书报石印社印行。这本《潮声十五音》是在漳州腔的《彚集雅俗通十五音》的基础上模仿改编的,它走的是旧式韵书的路子。而外国的传教士们编写的这些工具书,不但出版时间早了30年乃至半个世纪,而且相当地规范,对于研究方言词典史,是难得的重要材料。另外,有一些关于潮州方言字典的错误看法,也因为有了这些外国传教士编写的字典而得到更正。例如,关于潮汕方言的8个调类,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或者称为“上下”)。潮汕人从小得到的训练就是用8个例字来代表8个调类:“分粉奋拂魂混份佛”、“司死四薛时是示蚀”分别代表“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在没有发现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这些字典之前,我们一直以为这是《潮声十五音》类字典的发明。但当我们看到斐姑娘的《汕头方言字典》前面的“Exercises in the Tone”(声调练习)里赫然出现这些例字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事实,改正此前的错误看法。现在看来,潮汕方言8个声调的练习例字,在老百姓中是早已有之的。外国传教士也只不过是吸收了本地人的智慧结晶而已。后来本地人编撰的“十五音”类字典,也继续运用之。

而把潮汕方言作为教学内容、编成正规的教材用于教学,十九世纪的这些英文版教材,也是开外国人编写教材学习汉语方言的风气之先。这种风气一直沿袭到二十世纪的中后期。1992年前后,我在汕头大学任教,有一位外教跟我学潮州话,他带来的教材居然还是香港美国巴色会用英文编写的,与100多年前的教材几乎差不多。

在上述的教材和工具书中,基本上都有对汕头话语音系统的描写,他们的描写都比较简单,但毕竟是用接近国际音标的拉丁文来记音的,能够比较接近当时的语音事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汕头音系的情况。通过对它们与现代汕头方言语音系统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100多年来汕头方言语音的内部发展情况。笔者曾做《从<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看120年前的潮州话音系》一文,通过对正文之前的“Introduction”(简介)和之后的“List of Syllables Representing the Sounds Used in Pronouncing the Tiechiu Dialect”(潮州方言音节表),整理出120年前的潮州话音系。证明当时已经有18个声母(包括零声母),15个鼻化韵母和前鼻韵尾,有an/at、 ien/iet 、uan/uat 、en/et 、un/ut 、in/it 6对12个前鼻音韵尾韵母。这就说明:在120年前,潮州话就有18个声母,1913年出版的《潮声十五音》是简单地照搬漳州腔的《彚集雅俗通十五音》。而前鼻音韵尾的存在,说明今天已经消失了的前鼻音韵尾韵母,是在这百年之间消失的。李竹青、李如龙也曾据“A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Tie-chiu Dialect”(英汉潮州方言词汇) 做《潮州方言语音的演变》一文,也有所发现。另外,词典和教材中的记音,有的多达5000多个字(词)的,是100多年前的宝贵的记音材料。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