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驿站

朋克的英文是什么 人与机器的界限在哪里解析

朋克的英文是什么 人与机器的界限在哪里解析

2021,毋庸置疑,我们已步入赛博朋克时代。

赛博朋克,英语为Cyberpunk,由“Cyber-”(数字的)与“Punk”(朋克)结合,又称数字朋克、网络朋克。发展到今天,既是一种科幻作品的流派,又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通常,它的组成要素有“反乌托邦式的未来社会”、“高科技”、“低生活”、“红蓝色调”、“霓虹灯”、“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城市贫民窟”、“控制论”等。


经典红蓝色调的赛博朋克

发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科幻新浪潮的赛博朋克作品,突出“高度发达的科技社会”与“渺小无力的个体”之间的强烈反差,警示社会的腐败与人性的堕落,并不能通过科技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同时,宣扬叛逆的朋克精神,认可每一个个体在赛博朋克时代、反乌托邦式社会里做出的反击与努力。


《阿丽塔:战斗天使》

至于赛博朋克的经典问题,你是否也曾思考过?

人与机器的界限在哪里?

在可预见的赛博朋克式未来,人类能够换下所有原生肢体、器官,用性能更好的人造品替代。日本漫画神作《攻壳机动队》(1991)中的女主角草薙素子,除了脑髓的一部分,其余全部“义体化”,她在战斗中毫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因为可以再造。


《攻壳机动队》

卡梅隆的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机械肢体、人造器官,整个身体都是原生态的人类,几乎已经不存在。


《阿丽塔:战斗天使》

《攻壳机动队》虚拟世界里没有身体的程序,渐渐拥有了“自我意识”,想要成为人。

美剧《西部世界》(2016)里的强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反复经历创伤与痛苦,逐渐进化出“自我意识”,走向觉醒——这些机器人与人类一样,都是“活的”(Alive)。


《西部世界》

那么人和机器的界限在哪里呢?

赛博朋克之鼻祖、1982年的老电影《银翼杀手》,改编自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代表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小说 1967),曾奠定了赛博朋克作品的诸多基调,包括阴暗潮湿颓废的都市社会、贫穷混乱绝望的底层生活、西方文明的崩溃、亚洲文化的侵入,以及名片招牌一般的“红蓝色调霓虹灯”。


《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里的人造人,在外表、技能、智慧方面,都与人类高度相仿,甚至渐渐超越人类,但依然被当做工具人驱使、奴役。他们的寿命被设定为仅有4年,一旦叛逃就会遭到最残酷的追杀。


人造人瑞秋


人造人罗伊

整部影片展现了人类杀手的残酷,人造人对人类社会与自身命运的绝望反抗。影片最后,富有人性的人造人在死亡来临前,放了杀手戴克一马,仿佛把生命让给了他,自己坦然地在雨中消逝——极具“人性”的一幕。


人造人罗伊之死

简单地说,当机器也具备了“人性”时,与人又相差几何呢?界限的模糊,让我们不得不一再直面人到底是什么、我是谁这一问题——

我是谁?(人到底是什么?)

对于“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赛博朋克作品,用其独特强烈的风格、动人心魄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绎,交出了令人难忘的答案。

  1. 缸中之脑

经典作品《神经漫游者》(小说 1984)、《攻壳机动队》(漫画 1991)、《黑客帝国》(电影 2001)等,认为人不过是“缸中之脑”。《攻壳机动队》的英文名是“Ghost in the Shell”,直译为“壳中的鬼魂”;而《神经漫游者》和《黑客帝国》中,人是漫游或居住在虚拟数据空间里的“意识”。


《神经漫游者》插画

假设人拥有大脑、大脑拥有意识,那么,就像意识能够寄居在肉体中,它也理应能够寄居在赛博空间(Cyperspace)里——反正只要大脑接收到的信号是一致的,对外界的解读也就一样,《黑客帝国》中的“矩阵”赛博世界,就完全模拟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而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黑客帝国》

这种把“人”或“我”,理解为“缸中之脑”的哲学原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古老中国庄周的哲学思想。赛博朋克作品,给了“缸中之脑”更丰富的阐释、逼真的展现。

  1. 记忆

1998年的经典科幻惊悚片《移魂都市》、还有新旧两部《银翼杀手》,都探讨了“记忆植入”的话题。当强人工智能、人造人被植入一段记忆时,他们对记忆产生强烈的依赖,记忆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基石——即便那段记忆是假的,只要他们自己深信不疑,那就是他们的“自我”。


瑞秋的记忆是别人的

《银翼杀手》中美若天仙的瑞秋,深信自己是人,不是人造人。她曾拿着虚假的信物,对人造人杀手戴克吐露自己幼时的“记忆”——殊不知,那段记忆是被植入的,而她确实是最新型号的人造人。


美丽的瑞秋

而《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里的人们,每天习以为常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却不知道他们的记忆、身份全是被外星人设定好的,一天之后,就会打乱洗牌,重来一遍。可见由记忆塑造的身份认同感,是“人之为人”的关键。

  1. 人性

菲利普·迪克在看完《银翼杀手》电影后,曾作出这样的评价: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戴克在追捕人造人的过程中越来越丧失人性,而与此同时,人造人却逐渐显露出更加人性的一面。最后,戴克必须扪心自问:我在做什么?我和他们之间的不同本质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不同,那么我到底是谁?


杀手戴克


人造人罗伊

绝大多数赛博朋克电影,仍然宣扬“人性”并给予高度认可,特别是爱、勇气、情感、共情力、利他精神等。仿佛一旦具备“人性”,就是真正的人了。

然而《银翼杀手》中那段著名的台词说:

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的事物,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失于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里;死亡的时刻,到了。


“死亡的时刻,到了”

逝者如斯夫!人寿几何,去日苦多。充满人性刻痕的记忆、经历与体验,终将被死亡轻松抹去,隐没于虚空。而那永远想要与虚空相抵抗、那不屈不灭的火、重重壳中的精魂,或许就是人吧。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