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和我有过一样的幻想,认为只要来美国呆两年,英文就不知不觉的变好了。而当你走进美国生活的一刹那,你就会明白那真的只是一个传说。我在美国生活不到两年的时间,发现语言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决定着你的精神状态,决定着你的方方面面。而大多数人拼命地希望达到一个理想的、沟通完全无障碍的状态,最后基本放弃了这种愿望,而是把持着一种更加理性的状态。人类沟通的层次有很多,而语言的学习永远没有捷径、更没有终点。每一个单词的学习,最后都变成了一种修行。我们,依然在路上。
从点一杯咖啡开始
一个人不能走进同样的河流。但是我们却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托福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被名校录取,甚至本科来自很好学校的英文专业。当你走进真正的语言环境时,都不免有些惊慌失措。和很多有过相同经验的人交流过,那种语言的冲击无异于人生中的一场海啸。把你过去拥有的东西冲的七零八落,而你需要有重建灾区的勇气和决心。
“点一杯咖啡都困难?”这是真的。很多初到美国的朋友,可以应付基本学习和写paper,却发现日常生活的挑战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克服。并不是不会说咖啡这个单词,而是发现我们不懂点咖啡的习惯。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也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原来这是要回答咖啡是否要加奶糖。而很多纽约的人的回答或许是,“One sugar,onecream!”
为什么用量化的语言去回答,没有什么,只是习俗。糖包是一小袋一小袋的,奶是一小盒一小盒的。因此很多人习惯用量化的概念去回答。而不是我们想想中的“a little”。学习英文的旅途就这样寂寞地开始了。默默地记下习俗,我们开始在真实的环境中奋勇求生。
像雷达一样吸收信息
像雷达一样永远在吸收信息。这是我的感受和对很多朋友的建议。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只有一刻不停地去吸收,去提问。才能迅速积累我们需要的知识。
在同学之间在交谈的时候,别以为和自己无关,每一个时刻都无比珍贵。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和几个美国同学在地铁等车,莎拉和外系的安娜互留电话号码,莎拉问,你的姓是什么。安娜回答之后,莎拉说,“Are you in the tribe?”Anna回答,“Yes!”这段对话让我让我非常凌乱,因为tribe在英文里是部落的意思。在这里我无论如何也不知道她们在表达什么意思。我马上提出了问题,也得到了解释,莎拉发现安娜的姓可能是犹太人的姓,所以问安娜,“你也是犹太人吗?”这种随意的谈话里包含里大量的知识。
是的,我记得在最开始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几乎回到了幼年的状态,成为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What is Black Panther movement?(什么是美国的黑豹运动?)What is gentrification?(使地区贵族化)、What is zoning rules?(什么是分区规则)What is the food bank?(什么是食物银行?)What is black history month?(什么是黑人历史月?)我几乎不放弃每一个提问的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些知识都是通往真正交流的钥匙。慢慢地,我发现这些问题后面不只是语言,而是深厚的文化。也许每一个问题之后,都需要读好几本书。而了解这些文化,才是通往下一个层次沟通的重要一步。
勇于参与,勇于提问,这是看似简单,但是却绝非容易的一大步。